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城市人口居住密度以及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,停車供需矛盾問題日益凸顯。同時,傳統停車場小、散、亂,智能化程度低,停車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,加劇了停車難。在此背景下,智慧停車行業致力于通過物聯網、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科技,有效盤活現有停車資源,改善停車難,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與活力。
近年來,由于城市汽車保有量一路飆漲、車位缺口不斷增大、公共停車場的建設滯后等因素集中爆發,“停車難”問題愈發突出。如何破局“停車難”成為了中國交通頂層設計與規劃的核心議題。近日,在2017第十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,來自智能交通行業相關領域的領導、知名專家紛紛表示,交通供給側結構改革,必須要從交通基礎設施、停車場管理等領域出發,與大數據、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融合,才能促進綜合交通一體化協同與高效發展。
智慧停車不僅是對城市交通體系的一次大升級,更是一次民心的大洗禮,極大緩解市民停車難困境,是一項惠民工程、民生工程”,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、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、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雋表示,目前,中國絕大部分城市停車仍處于傳統、粗放性階段,無論是停車場運營管理,還是市民停車體驗,都相當落后,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,導致市民怨聲載道。
中國城市大多數城市道路、交通規劃都是十幾年前基礎,停車基礎設施的建設,更是難以跟上汽車爆炸式增長的速度,停車難問題不是一個區、一個市、一個省的局部問題,而是全國性難題。根據以往經驗,一味增加城市停車位,只能是亡羊補牢,更何況在中國大、中型城市本來就存在土地資源不足問題,單純靠增加車位配比并不現實。
發展智慧停車,提高車位利用率成為各大城市解決停車矛盾的共同選擇。例如,深圳舉全市之力,大力發展智慧路側停車和智慧停車場,構建了一套全新、高效、透明的“互聯網+停車”智慧停車服務及管理體系,對全市停車設施進行統一監控、引導和調節,極大提高了車位資源的利用率。近日,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、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聯合高德地圖等機構發布的《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》,深圳憑著智慧停車等智慧交通項目的落地,已成功摘掉“堵城”之帽。
隨著技術的成熟,曾困擾智慧停車項目落地的技術障礙已不復存在,智慧停車行業巨頭紛紛退出智慧停車新模式、新產品。依托在云計算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金融科技等領域的豐富開發經驗和雄厚的技術積累,全面打通了線上線下使用場景,可實現路側停車泊位、商業停車場、小區停車場大數據無縫銜接,擁有找車位、預約車位、導航、共享停車、自動計時、在線支付等強大功能。
在中央的大力推動下,全國各地已經掀起了一股發展智慧停車的熱潮,曾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交通擁堵、停車難問題,有望得到全面緩解